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人們開始不斷追求生活幸福感,重視身體健康,尤其是老年人,都會定期去醫院體檢。但是即便如此謹慎小心,很多人最后也不幸得了癌癥。所以很多人都有兩個疑問:
癌癥檢查越多越好嗎?
小編在此告訴大家:項目多少不能決定篩查結果!技術的限制、醫生的專業程度、客觀原因的疏漏等都可能影響檢查結果。而且很多檢查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,所以,大家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,有針對性的做檢查。
體檢到底能不能檢查出癌癥?
小編在此告訴大家:體檢不等于癌癥檢查!一般性的體檢只是身體的常規檢查,這種形式的體檢查到癌癥的幾率很??;但如果是很細致的體檢,對查癌還是有一定幫助的,但也不是絕對的。小編在此建議,如果你自己或者身邊的家人身體出現了異常,及時到醫院聽從醫生的指導,做專業的檢查更保險。
一般性的健康檢查項目:
一般形態:主要檢查身高、體重、胸圍差、腹圍臀圍等;
內科: 主要檢查血壓、心肺聽診、腹部觸診、神經反射等項目;
外科:主要檢查皮膚、淋巴結、脊柱四肢、肛門、疝氣等;
眼科:檢查視力、辨色、眼底、裂隙燈,判斷有無眼疾;
耳鼻喉科:檢查聽力、耳疾及鼻咽部的疾??;
放射科:進行胸部透視,必要時加拍X光片;
檢驗科: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規等檢查;
輔診科:包括心電圖、B超等項檢查。
需要重視的防癌檢查
CT檢查是現代一種較先進的醫學掃描檢查技術,主要是針對掃描人體大腦的情況。CT檢查一般包括平掃CT、增強CT和腦池造影CT。CT檢查密度分辨力高,可直接顯示X線檢查無法顯示的器官和病變。
CT檢查可以適用于神經系統病變、心血管系統、胸部病變、腹部器官、盆腔臟器、肝臟病變、骨與關節的檢查等。
胃鏡檢查顯而言之就是檢查胃部的,同時也可以檢查食道和十二指腸的病變。最近這幾年,大眾患胃癌的風險增大,且大多數人檢查出來之后都是中晚期。這和平時的生活節奏快、飲食不規律有一定的原因。所以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一次胃鏡檢查。而一些家族內有病史,本身患有慢性胃炎、胃潰瘍等疾病的人群,更加需要定期的去做胃鏡檢查。
B型超聲檢查的范圍很廣,不同的檢查部位,檢查前的準備亦不相同。
①腹部檢查:一般應該空腹檢查,因為進食后,胃及腸道產生氣體,影響超聲的穿透,空腹檢查效果最好。
②婦科檢查:應該飲水憋尿,當膀胱充盈后,擠開腸管,讓超聲更好的穿透到盆腔,清晰的顯示子宮及卵巢的正常與異常。
③泌尿系檢查:應該多飲水,當膀胱充盈后,內部的結石、腫瘤、息肉等,即能更好的顯示。
④體表腫物及病變:可以即時檢查,一般無需特殊準備。
⑤心臟及四肢血管檢查:亦無需準備。
對于女性而言,定期做B超檢查是非常有必要的。B超可以直觀的檢查出女性的乳腺是否健康。乳腺癌發病率高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,發病年齡從30歲起逐步升高,45-60歲年齡的病人約占全部乳房癌病人總數的55%。所以建議女性每年檢查一次。
其實這些檢查也只是檢查某一部位,對于其他部位的檢查也不一定會及時發現。所以,還是需要各位平時多注意飲食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習性,多關心身邊的家人朋友,經常體檢,發現異常及時去醫院就醫,聽從專業人員的指導會更保險一點。